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工作动态 >> 学院新闻 >> 浏览文章

我院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统一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育人实效,10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在B-1109会议室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工作集体备课会。教研室主任王杰和17名教师参会,教研室副主任李鑫主持会议

我院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

本次集体备课会围绕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运行情况、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进度安排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会上,首先通报了本学期开学以来各位任课教师授课情况,任课教师普遍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教学态度端正,课堂秩序维护良好。李鑫副主任分享了在课堂导入、案例选取方面的经验,认为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听课情况,任课教师就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听课状态、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了交流,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能够跟随教学节奏,但在课堂主动参与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方面存在提升空间。部分班级存在少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理论性较强内容理解吃力等现象。大家认为,需进一步关注学生学情差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接着,会议就教学效果提升与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教师们踊跃献策,提出四项关键举措:一是丰富教学手段,应进一步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引入适宜的影像资料、微课等,使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生动直观。二是强化案例教学与互动,精选贴近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贯穿教学过程,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经典文献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和探究,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是注重价值引领与情感共鸣,课程思政属性要求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要注重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投入,讲述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四是加强实践环节衔接,将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相结合,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巩固和升华课堂所学。

我院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

最后,会议根据教学大纲和校历,对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剩余章节的教学进度进行了统一梳理和细化安排。明确了各章节大致的课时分配、重点难点把握标准,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如课堂讨论、反转课堂、小组调研等)的时间节点和基本要求。王杰主任强调,要确保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同时允许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保证整体教学步调一致,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此次集体备课会不仅统一了教学思想与进度,更搭建了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涌现出诸多创新思路。参会教师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改进方法,切实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吸引力与育人实效。

 

(文稿:李鑫 王成  编辑:张鑫男 审核: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