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1. 一般规定
1.1  穿着规定 
1.1.1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实验服,不但可以避免药品不知不觉中损坏衣服,还可以避免有毒药品直接污染衣服。
1.1.2进行实验中,严禁戴隐形眼镜。(防止化学药剂溅入眼镜而腐蚀眼睛)
1.1.3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不要接触到火苗或者化学品),禁止穿凉鞋或者脚部暴露的鞋子进行实验操作,穿着要球鞋或者其他更有保护性的鞋子(防滑,防静电,防止实验溶液溅伤)。不要穿化纤的衣物,它们容易燃烧。

   1.2饮食规定
   1.2.1 禁止在化学品存放区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存放食物和饮水杯等器具。

1.2.2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嚼口香糖、化妆、吃药等行为。
1.2.3需要以上行为的,可以在办公室进行。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1.3 纪律规定

1.3.1实验室内不准谈笑喧哗,打闹,重步奔跑。

1.3.2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严禁吸烟。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场所,须经批准后,才能使用。

1.3.3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
1.3.5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水、电、气、门窗等的安全检查。

1.4 卫生规定 
1.4.1实验室应注重环境卫生,并须保持整洁。

1.4.2窗面及照明器具透光部分均须保持清洁。

1.4.3化学物溢满地面或工作台时应立即擦拭冲洗干净。

1.4.4实验台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或书本。  

1.4.5下水道应避免纸屑、玻璃碎片等流入,防止下水道堵塞。
1.4.6垃圾清除及处理,必须合乎卫生要求应按指定处所倾倒,不得任意倾倒堆积影响环境卫生。 
1.4.7 凡有毒性或易燃等垃圾废物,均应特别处理,以防火灾或有害人体健康。  
1.4.8 垃圾或废物不得堆积于操作地区或办公室内。  
1.4.9保持所有走廊、楼梯通行无阻。
 

1.5 用电安全规定
1.5.1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1.5.2 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
1.5.3 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
1.5.4 机械设备使用完之后应罩上防护罩。
1.5.5 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器火灾。
1.5.6 如电器设备无接地设施,请勿使用,以免产生静电。

2. 安全防护

2.1  火灾的扑救

2.1.1救火原则

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2.2 逃生自救

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与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2.2.1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应

   尽量往楼层下面跑, 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 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

   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2.2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2.2.3如果无法撤离,应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还可向门窗

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衣物或抛出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等待救援。

2.2.4 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奔跑或拍打,应迅速撕脱衣物,或通过用水、就地打滚、覆盖厚重衣物等方式压灭火苗。

   2.2.5 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切勿轻易重返火场。

   2.3防火 
   2.3.1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   用水、沙、湿布、石棉布、泡沫、CO
2  CCl4 灭火器灭火。

   2.3.2挥发性溶剂,如酒精等均极易燃烧,故切勿靠近火焰。酒精可溶于水,   故可用水灭火。

   2.4 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    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2.5 防烫伤

   2.5.1玻璃器材加热时,必须注意玻璃冷却很慢,非放置一段时间不可用手去   摸,以防灼烫伤。

   2.6 由试剂瓶倒出液体试剂时,应将标签部分向手心方向,以免溢流药液损    毁标签纸,并避免再拿药瓶时损伤手指。

   2.7 切勿把脸覆在容器之上去嗅闻任何气体或者液体的气味,以免中毒。热    的液体,虽不再加热,有时仍会突然溅出蒸汽泡,因此欲嗅闻容器内所盛物    质的气味,必须将容器放置离脸70公分以外之处,用手挥引其气体嗅之。

3. “三废” 处理
  3.1  废气
  3.1.1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   排到室外; 

  3.2 废渣

  少量有毒的废渣应送交环保部门处理,需要焚烧或者深埋。 

  3.3废液
  3.3.1浓酸浓碱废液,抛弃时必须先以水稀释,而后弃之。
  3.3.2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3.3.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3.3.4洗刷产生的废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3.3.5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4. 实验室伤害的预处理 
  4.1.普通伤口

  以生理食盐水清洗伤口,以胶布固定。 

  4.2.烧烫(灼)伤

  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散热止痛→以生理食盐水擦拭→紧急送至诊所→   严重烧烫伤者需送至医院进行处理。(注意事项:水泡不可自行刺破)

  4.3.化学药物灼伤

  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过布块覆盖伤口→紧急送至诊所→严重   灼伤者需送至医院进行处理。

5. 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5.1.天平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5.1.1电子天平使用方法

1.调水平:天平开机前,应观察天平后部水平仪内的水泡是否位于圆环的中央,否则通过天平的地脚螺栓调节,左旋升高,右旋下降。

2.预热:天平在初次接通电源或长时间断电后开机时,至少需要30分钟的预热时间。因此,实验室电子天平在通常情况下,不要经常切断电源。

3.称量:

* 按下ON/OFF键,接通显示器;

* 等待仪器自检。当显示器显示零时,自检过程结束,天平可进行称量;

* 放置称量纸,按显示屏两侧的Tare键去皮,待显示器显示零时,在称量纸加所要称量的试剂称量。

* 称量完毕,按ON/OFF键,关断显示器。

5.1.2电子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天平在安装时已经过严格校准,故不可轻易移动天平,否则校准工作需重新进行。

2.严禁不使用称量纸直接称量!每次称量后,请清洁天平,避免对天平造成污染而影响称量精度,以及影响他人的工作。

5.2.离心机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5.2.1使用方法

1.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并力求使机器处于水平位置以免离心时造成机器震动。

  2.打开电源开关,将预先以托盘天平平衡好的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离心筒须与样品同时平衡),关闭机盖。

  3.按启动键,离心机将以已设定好的转速进行运作。

  5.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后打开机盖,取出离心样品,用柔软干净的布擦净转头和机腔内壁,待离心机腔内温度与室温平衡后方可盖上机盖。

5.2.2注意事项:

  1.机体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要求有良好的接地线。

  2.开机前应检查转头安装是否牢固,机腔有无异物掉入。

  3.样品应预先平衡,使用离心筒离心时离心筒与样品应同时平衡。

  4.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腐蚀机腔或造成事故。

  5.擦拭离心机腔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机腔内温度感应器。

  6.每次操作完毕应作好使用情况记录,并定期对机器各项性能进行检修。

7.离心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有关技术人员检修。 

 

5.3.PHS-3C型精密pH计使用说明及维护

5.3.1 使用说明

1.开机

 ①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②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③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

④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⑤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分钟,接着进行标定。

2.标定(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仪器不需要再标定)

①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②把选择开关调到pH档

 ③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④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⑤把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 =6.86的缓冲溶液中

 ⑥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pH 值相一致

 ⑦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pH=4.0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的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 值相一致  ★标定的缓冲溶液第一次用pH 6.86的溶液,第二次用接近被测溶液pH的缓冲溶液。如果被测溶液为酸性,缓冲溶液应选pH4.00;如果被测溶液为碱性,那么选pH9.18的缓冲溶液

 ⑧重复⑤—⑦直至不用调节定位及斜率调节旋钮为止

 ⑨完成标定,定位调节旋钮及斜率调节旋钮不能再有任何变动

3.测量pH值  

①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润洗一次

②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调节温度调节旋钮,使白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

5.3.2维护

测量后,及时将电极套套上,电极套内应放少量内参比补充液(3mol/L KCL)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切忌浸泡在蒸馏水中

 

5.4 DDS-307 型电导率仪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5.4.1仪器的使用

1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2 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参数设置,设置方法如下: 按“电极常数”键仪表显示“电极常数”符号,表明进行电极常数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需要的电极常数,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 按“温度系数”键仪表显示“ 温度系数%”符号,表明进行溶液温度系数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需要的温度系数(一般溶液的温度系数为2.0%),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出厂时仪器温度系数设置在2.0%)。 按“温度设置”键仪表“℃”符号闪烁,表明进行溶液温度设置,按“升、降”键设置到溶液的温度,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测量”进入测量状态。当配DJS-1T型带温度探头电极时,仪器自动进行温度测量,此时“温度设置”键不起作用。

 3 仪器在测量状态下,将清洗过的电极浸入溶液中,此时显示数值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5.4.2注意事项

1 为确保测量精度,电极使用前应用小于0.5μS/c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二次(铂黑电极干放一段时间后在使用前须在蒸馏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用被测试样冲洗三次方可测量。

2 电极插头座绝对防止受潮,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3 电极应定期进行常数标定。

4 测量电极是精密部件,不可分解,不可改变电极形状和尺寸,且不可用强酸、碱清洗,以免改变电极常数而影响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5 仪表应安置于干燥环境,避免因水滴溅射或受潮引起仪表漏电或测量误差。

 6 在测量纯水或超纯水时为了避免测量值的漂移现象建议采用密封槽进行密封状态下的流动测量,如果采用烧杯取样测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5.5电热鼓风干燥箱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1)燥箱用于试样的烘熔、干燥或其他加热用。干燥箱在环境温度不大于40℃,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条件下工作。

(2)用专用的插头插座,并用比电源线粗一倍之导线接地。使用前检查电气绝缘性能,并注意有否断路、短路及漏电现象。

(3)打开顶部或底部排气孔排除箱内湿气。

(4)试品钢板最大平均负荷为15Kg,,放置切勿过重、过密,一定要留有空隙,工作室底板上不能放置试品。

(5)干燥箱内严禁放入易燃、易挥发物品,以防爆炸。

(6)通上电源,绿色指示灯亮,开启鼓风开关,鼓风电机运转,开启加热电源,干燥箱即进入工作状态。

(7)工作时,箱门不宜经常打开,以免影响恒温场。

(8)本设备无超温保护装置,故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测箱内温度,一旦温度失控,应及时断电检查,以免发生事故。

 

5.6蒸馏水器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5.6.1使用方法  

 1、先将放水阀关闭。

 2、开启水源阀,使自来水从进水控制阀进入冷凝器,再从回水管流入漏斗后,注入蒸发锅。直至水位上升到玻璃水位窗中心处,待水位放水管流出且其水位停止上升时,可暂时将水源阀关闭。

3、接通电源,等到锅内的水已沸腾,再开启水源阀(1)。但应注意水流不宜过大过小,应从小到大逐渐开启水源阀门,调节到蒸馏水出水量最大,加水杯有小量溢出为宜。蒸馏水的温度为40℃左右。

4、蒸馏水出水皮管不宜过长,并切勿插入蒸馏水容器之中,皮管使用前应洗刷洁净并用蒸馏水重洗,且应保持畅通以防止窒塞蒸汽而造成漏水溢水。

 5、冷凝器外壁有烫手感,为正常,否则将无蒸馏水流出。

5.6.2保养

1、每天使用完毕应洗刷内部一次,且将存水排尽,更换新鲜水,以免产生的水圬降低水质,影响使用效果。

2、水源中杂质经过蒸发将被遗留下来,特别是自来水水质较差且未经过处理时,经过蒸发后,锅内将留有沉淀物凝结在锅壁、电热管表面、冷凝器外壳的内壁,冷凝器外壁回水管等地方,日积月累,不仅阻碍了水路的畅通,而且,影响冷凝管效果,以至减少产水量;对电热管来说,也将使它的热量积聚起而缩短了它的使用寿命。因此上述各处的水圬宜经常加以清除,清除方法,可用毛刷先进行洗刷表面一层污垢,然后视污垢的组合情况,使用弱酸或弱碱液进行清洗。在进行洗刷时请注意,切勿用力过猛以至损坏零部件。

3、蒸馏水器的发热元件是采用浸入式电热管。它的构造以镍铬合金为发热为主体,埋藏在紫铜管的中心,四周用氧化镁灌封作为绝缘。因此一旦断水,发出的热量不能杯水吸收,将使紫铜管护套破裂烧毁,因此必须浸没在水中使用。

4、电气部分应定期检查。

5、新购进蒸馏水器,应先进行清洗,并经过二小时以上的通电蒸发,使用内部清洁。而后再正式使用,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清洗可按2进行)

6、应视蒸馏水器的使用频率;制蒸馏水时间的长短和当地水质的状况,对蒸馏水器进行清除水垢;电器检修,检修保养时必须切断电源。

7、长期不用时应将水放净并擦拭干净,贮存在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不超过93%,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

 

5.7电炉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1、接通电源旋转开关旋钮,使电炉处于启动加热状态,调整好适当的加热功率,加热功率要从小到大慢慢调节,切勿短时间调到最大功率

2、加热时,电炉上要放石棉网加热时,注意放映器中反应物的状态,防止飞溅

3、加热完毕,关掉开关,拔掉电源线,等炉子温度降至室温在将线缠绕电炉放好

6.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6.1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原则   

6.1.1实验中必须将有害化学废弃物分别收集在废物桶中,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

         类、贮    时间,定 理。一般              和、混       、次         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6.1.2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

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6.2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 盐酸     

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时要少量、分次进行,混合后,测其pH要约为7,再用水稀释即可排放。

2. 醋酸     

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时要少量、分次进行,混合后,测其pH要约为7,再用水稀释即可排放。

3. 氢氧化钠  

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时要少量、分次进行,混合后,测其pH要约为7,再用水稀释即可排放。

4. 氨水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5. 硫化钠

造成硫化物污染的废水主要是碱性废水,可进行中和处理。在中和阶段,pH降低会有部分硫化氢逸散于大气中,同时利用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硫化氢的释放速度。硫化氢在空气中大量释放,会污染空气而扰民。用氯化法亦可消除硫化物污染,也是有效方法之一,但需氯量大,费用高。此外,在硫化物污染的废水中加入铁或无毒的铁盐(如硫酸铁、氯化铁等),经过2小时曝气后,产生了活性氢氧化铁,可将硫化物以硫化铁沉淀的形式除去。亦可将硫化物污染严重的废水先经烟道气中和,再用活性污泥法处理。

6. 铬酸溶液  将其 pH值调到3以下,加入亚硫化钠,使其中的Cr(VI)还原成Cr(III),调节废液pH值在7.5~8.5间,使Cr(III)形成沉淀析出。然后按固体废弃物深埋。

7. 重铬酸钾  铬酸钾  

深埋

①要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②把 Cr6+还原成 Cr3+后,也可以将其与其它的重金属废液一起处理。

③铬酸混合液系强酸性物质,故要把它稀释到约1%的浓度之后才进行还原。并且,待全部溶液被还原变成绿色时,查明确实不含六价铬后,才按如下方法处理。 

④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并妥善保存(如果滤液为黄色时,要再次进行还原)。对滤液进行

全铬检测,确证滤液不含铬后才可排放。

8. 高锰酸钾 硝酸银 硝酸铜   

 深埋。

9. 硝酸铅      

在废液中加人Ca(OH)2,调节pH至11,再加人Al2(SO4)3作凝聚剂,用稀硫  酸溶液慢慢调节pH使其降到7-8,把溶液静置,待其充分澄清后即可过滤。检查溶液不含Pb2+后即可排放。

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 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10. 含碘废液 先回收碘单质。把碘单质保存在广口、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低温放置。

11. 过硫酸铵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2. 双氧水   加入NaCl至无气泡产生。

13.三乙醇胺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保定理工学院

                                                     化学实验室